65年李宗仁下飞机,见到一老熟人后坦言:我还欠着对方一笔老账呢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6:12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【前言】

1965年7月20日早上11点,在北京首都机场的天空中,一架灰白色的飞机慢慢地降了下来。

周总理带着欢迎的人马,早就等在飞机梯子旁边。飞机舱门一开,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就走了出来,他个子不高,但身体很硬朗,步子迈得很大。他看着眼前的情景,心里直说:阔别16年的祖国,总算是又踏上了这片土地!

下了舷梯,李宗仁和周总理立马就搂到了一块儿,他们用心去感受着对方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。

李宗仁先生,您来啦!

“宗仁我犯了错,怎敢让总理您亲自来呢?”

停机坪那儿聚集了好多人,场面特别大。有党和国家的头头脑脑、政府各部门的官员、各民主党派的代表,还有李宗仁代理国民党总统那会儿的手下,文官武将都到了。

过去那些曾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,昨天还分属不同阵营,有的追随,有的反抗的人们,现在都在“爱国同心”的大旗下汇聚一堂,迎来了这历史性的相聚。那一刻,整个停机坪洋溢着喜悦与和谐的氛围。

接着,李宗仁在周总理的陪伴下,跟以前战场上多次交锋的陈毅、贺龙等人使劲儿握了握手。简单聊了几句后,周总理笑眯眯地对李宗仁讲:“来这边,见个老朋友。”

李宗仁听完之后,乐呵呵地表示了赞同。

周总理把李宗仁带到那位“老朋友”跟前时,李宗仁一下子呆住了。瞅见那人,李宗仁心里头直犯嘀咕:我还跟他有笔旧账没算清呢!

过了好一阵子,李宗仁才缓过神,他赶紧朝面前这位老朋友弯下腰,赔不是道:“何基沣将军,我真是对不住您了!”

这位名叫“何基沣将军”的老者,慢条斯理地开口:“真是巧了,咱们又碰面了,这世界可真够小的!李司令啊……”

【何基沣成为李宗仁的下属】

1937年7月7号那天,卢沟桥那边出了大事,国民党29军的110旅旅长何基沣,他亲自带兵跟日本鬼子干上了,而且把日本鬼子打得挺惨。

何基沣一战成名,成了大家公认的抗日大英雄。那时候,他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慰问和祝贺电报,多得数不清。他仔细看了看,发现里面竟然还有中共领导人毛泽东、朱德他们发来的。他们明确表示,愿意全力支持第29军,还主动向南京政府请战,要求出征抗日。

从那以后,何基沣对共产党的看法开始有所不同了。

没过多久,情况发生了大变,日本鬼子纠集了大批兵力,朝着何基沣的部队阵地猛攻过来。何基沣一看敌人来势汹汹,就带着队伍沿着津浦线一路边打边退,硬生生地挡住了日本鬼子的去路,还跟敌人打了好几场硬仗。

11月头几天,何基沣带着队伍撤到了大名府,又跟日本鬼子拼了命地干了一仗。他亲自上阵指挥,士兵们都不怕死,一个接一个往上冲,跟敌人打了整整三天两宿。但子弹打光了,粮食也没了,大名府最终还是被敌人占了。何基沣心里就想着跟敌人同归于尽,说啥也不愿意离开大名。没办法,手下人只能硬把他拉上马,一块儿撤到了南乐县。

何基沣心里头那个难过啊,他一咬牙,掏出手枪就朝自己左胸口崩了一枪,然后人就瘫在血里了。他手下的人听见动静赶紧跑过来,救人的时候,瞧见旁边有张纸条,上面的字儿还没干呢,写着:没法儿回北平过元旦了,没脸去见燕赵的乡亲们……

大名城遭遇我军顽强抵挡后,最终因所有防线都被打破,士兵伤亡惨重,只能被迫稍微后退。负责守城的师长何基沣,因为没能守住大名城,觉得没法推卸责任,也没脸再去见上级,所以就开枪自杀,来向国人谢罪。

何基沣挨的那一枪,真是万幸,没打到关键地方。多亏了手下的兄弟们和医生们拼尽全力地救他,这才捡回一条命。蒋介石听说了何基沣这事儿后,觉得他挺英勇,就给了他一枚一级青天白日勋章。

1938年那会儿,何基沣因为受伤,暂时离开了部队。但他可不是躺着光休息,而是在养伤的时候,一门心思琢磨怎么救国。就在这时,他看到了报纸上登的平型关大捷的新闻。何基沣以前跟日本鬼子交过手,所以这次他特别惊讶。都是中国人,怎么八路军就能把日本鬼子打得找不着北,国民党军就不行呢?

所以,何基沣心里就琢磨着要去延安见见毛主席、朱老总这些共产党的头头们。他想到做到,立马就开始行动,经过一系列的波折,何基沣终于到达了武汉。在武汉,他见到了周总理,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周总理,结果周总理特别支持他:“你去延安看看吧,我们欢迎你!”

在周总理的精心安排下,1938年2月,何基沣悄悄来到了延安。到了那晚,毛主席就亲自见了他。两人一聊上,何基沣就把心里那些疑惑都掏了出来,像“八路军和国军有啥不一样?”、“打胜仗得靠共产党还是国民党?”这样的问题,他都直接问了毛主席。

何基沣向毛主席提出问题,毛主席都耐心地给解答了。何基沣听着主席的话,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感慨,他说道:“我以前总觉得,军人不该掺和政治,这才算是好汉。但现在我明白了,军人要是不懂政治,那就跟没头苍蝇似的,到处乱撞。”

你冒着这么大的政治风险跑到延安来,说明你心里对自己的信念有点犯嘀咕了。但别光听我一个人瞎扯,我建议你在这儿多逗留几日,多听听大家的意见,多看看实际情况,这样你就能更深入地了解共产党了。毛主席这样建议道。

在延安待了一个多月后,何基沣跟共产党的人混熟了,共产党也摸清了他的底细。何基沣琢磨来琢磨去,跟共产党说自己想留在延安一起打鬼子。但党中央琢磨了一下,觉得何基沣的身份挺特别,留在延安反而施展不开,就让他还是回国民党军队里,在那里能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对于上面的指示,何基沣爽快地答应了:“等我回去,肯定会把队伍管好,一直抗战到最后。”说完这些,何基沣就带着对延安的不舍之情离开了。

何基沣一回部队,就直接去了七十七军当上了副军长。他打定主意,得靠组织的帮忙,让这支老军队改头换面,一起抗日。在当副军长的日子里,何基沣没少下功夫,他到处宣扬和新四军一起抗日的好处,还告诉手下的官兵们,得和新四军一起上战场,共同对付敌人。

1939年1月份,鄂豫边特委做了个决定:看何基沣之前在延安提过想入党,再加上他回到军队后的种种表现,就正式批准他成为中共的特别党员了。

当何基沣从地下党的朋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,他兴奋得不得了,直接说:“这事儿,简直就是改变我人生的大事啊!”

没多久,由于一些情况的变动,何基沣被安排去了第五战区工作,而这时候,李宗仁就成了他的顶头上司。

【李宗仁送何基沣至“陪都”受审】

何基沣投奔到李宗仁手下后,等他把周围的一切都摸透了,心里就开始琢磨着怎么继续帮中共还有他们领导的新四军出点力。

有一天,十九军的头儿冯治安找到何基沣,一脸愁容地说起自己的烦心事。他说,自己和别人一起弄的买卖,因为战争的原因,现在都快关门了,钱全赔进去了,现在还得想法子填这个亏空,可不知道上哪儿去弄钱。

何基沣一听对方那么说,心里就琢磨开了:“新四军和游击队现在不是正缺钱和枪嘛,这不就是个挺好的时机嘛?”

所以,何基沣就跟对方讲,说之前跟日本鬼子打仗时,缴了好几百把枪,大概有五百多支,想用这些枪跟新四军换点钱。冯治安因为急着用钱,琢磨了一下就点头答应了,还特别交代,这事儿得保密,千万别传出去。

结果,何基沣决定把手中的枪交给游击队,并且他还从给游击队的经费里拿出一部分,算作卖枪的钱,转交给了冯治安。本来这事儿做得挺隐蔽,不太可能被人发现。可没想到,新四军的一个交通员不小心被李宗仁给逮住了,那交通员没能扛住敌人的严刑拷打,最后就把何基沣给抖搂出来了。

李宗仁一听说这事儿,立马就叫来了冯治安,详细问了问情况。冯治安因为从中得了些好处,所以并没有出卖何基沣。他从李宗仁那儿出来后,就赶紧去找何基沣,跟他说得赶紧准备准备。

多亏了冯治安提前给何基沣打了招呼,何基沣这才有了足够的时间,把在他一七九师里露馅的共产党员都悄悄地转移走了。李宗仁派来搜查的宪兵,结果啥也没查到。但李宗仁可不愿就这么算了,他又琢磨出一个招儿:干脆把何基沣送到重庆蒋介石那儿,看看蒋委员长会怎么收拾冯玉祥这个“跟共产党勾结”的手下!

知道李宗仁的那个打算后,何基沣心里头挺不是滋味,特别纠结:

首先,如果我撇下部队,自己一个人溜去延安,那这些年我拼死拼活干的事儿可就全打水漂了;再者,如果我把部队带去新四军那边,蒋介石可能会趁机找茬,挑起反共的争端。

何基沣琢磨来琢磨去,最后心一横,打算去重庆探探风。就算最坏的情况,不就是掉脑袋嘛。可他觉得,现在局势还没到那一步,虽说有叛徒把他给卖了,但对方对他的底细还不清楚,特别是他已经悄悄入了共产党的秘密组织这事儿。

何基沣一到重庆,李宗仁就直接把他给关了起来,连以前的老大冯玉祥都见不着他。何基沣这人,可是打过不少鬼子的大英雄,他宁愿在战场上拼命,也不想在这儿受这种没完没了的审问和查看。于是,何基沣使出了所有本事,去找他的亲朋好友,想让他们帮忙想想办法。

折腾了好一阵子后,何基沣才明白,要回前线工作得靠第五战区发来个正式邀请信。但他心里也清楚,想让李宗仁发这样的信,简直是难上加难。

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反复审查,何基沣身上还是没啥可疑的地方。就在这时,国内局势突然大变,张自忠将军不幸牺牲,日军飞机频繁轰炸重庆,蒋介石收到的求援电报和要钱信件多得跟雪花一样。

这种情况一出来,很多人都开始找蒋介石的麻烦,说何基沣这个抗日的大英雄,一直留在重庆不走,外面的风言风语可都不好听啊!

蒋介石发现根本找不到何基沣的“把柄”,没办法,只能把人给放了。在何基沣要走的时候,为了显示自己的大度,蒋介石特地摆了一桌酒席招待他。酒桌上,蒋介石朝着何基沣说:“卢沟桥那事,你可是出了大名……现在,大家都认我是抗日的老大,我得给你发个特别的奖。”

何基沣压根儿没想过,自己被关起来审问了一年多,职位没跌反而升了。蒋介石不光让他当上了七十七军的军长,还额外赏了他一把“中正剑”。

李宗仁听说何基沣不仅没事,还带回了一把“中正剑”,心里头就开始琢磨,以后跟这家伙打交道得多个心眼儿。为了修补两人之间那点小隔阂,李宗仁没少下功夫,多次打发人去请何基沣来司令部聊聊天,但何基沣每次都客气地回绝了。李宗仁也是没办法,只好趁着去何基沣那里检查工作的机会,顺便去见他一面。

李宗仁碰到何基沣后,打趣道:“何将军啊,你说我该咋说你呢。瞧你,穿得朴朴素素,吃的也是粗茶淡饭,烟酒这些你是一点不沾,整个人都透着股乡土气息。外面有人传你是共产党,这我还真信了。但再看看你,一不顺心就开口骂人,动手打人,这作风又让我觉得,你可能不是共产党。”

李宗仁想拿句玩笑来缓和气氛,好让自己把何基沣送到重庆受审的事情显得不那么尴尬。但何基沣根本不吃这一套,直接没给上司留情面,淡淡地反问:“哦?李长官,您觉得国民党里还有好人存在吗?”

何基沣那一问,让李宗仁挺下不来台,接着就气呼呼地走了。从那以后,他们俩的关系就一直挺僵,谁都不理谁。再后来,何基沣在淮海战役里举起反旗,站到了人民这边,而李宗仁这个“代总统”呢,则逃到了美国。两人就这么带着怨气,各奔东西了。

【两人再次重逢,李宗仁作揖道歉】

1965年的时候,李宗仁在周总理的周密筹划下,成功搭乘飞机,回到了他离开了整整16年的祖国怀抱。

在首都机场那个又大又亮的候机室,周总理带着何基沣等好多党和国家的大领导,还有各行各业的代表,都在那儿等着呢。

李宗仁这个在海外漂泊了16年的老伙计,站在飞机舱口,晃动着他的帽子,跟下面那些既脸熟又感觉陌生的人群打招呼。周总理陪在他身边,他一个个地跟以前的老友、还有曾经的“对头”握手,大家相互问好。

周总理带着李宗仁走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家跟前时,李宗仁一下子呆住了,他心里头的事儿一下子涌了上来,觉得特别对不起老人。想当年,他差点儿就让这位老人家丢了性命,这陈年老账,可怎么算得清呢?

过了好一阵子,李宗仁才缓过神,赶紧朝面前这位老朋友拱手赔不是:“何基沣将军,我这可真是对不住您了!”

这位名叫“何基沣将军”的老者,慢慢开口说:“真是巧啊,又碰到你了,这世界说大也大,说小也小!李司令……”

那天晚上,人民大会堂里,周总理办了个大酒会,请来了李宗仁先生,还有何基沣将军也一块儿出席了。聚光灯下,李宗仁脸色红润,一个劲儿地跟大家碰杯。不过,你要是仔细观察,就能瞧出他笑模样里藏着点不安,还有那么一丝忧愁……

喝了几杯酒后,李宗仁端着酒杯站起身,朝何基沣将军那边走去,说道:“何将军,这些年我对不住你啊!借这个机会,我敬你一杯,算是道个歉。”

何基沣听完李宗仁的话,也站了起来,端着酒杯说:“老李啊,咱们都过了那个记仇的年纪了。咱们这一辈,浪费了太多时间,得赶紧为国家建设出份力啊!”

李宗仁听完之后,使劲地点了点头,他们俩之间的那些私人过节,就在酒杯一碰的响声中,全都不见了!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